博客年龄:17年11个月
访问:?
文章:1402篇

个人描述

姓名:严辉文曾用笔名掀髯一笑、采桑子等 职业:城市农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年龄:老大不小 位置:武汉之郊 个性介绍: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选稿约稿请垂询:yanhuiwen100@126.com QQ542183561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体育人生

2012-11-21 08:32 阅读(?)评论(0)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体育人生

 

严辉文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2050人就体育锻炼的话题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仅26.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运动,60.5%的受访者表示偶尔运动,11.1%的受访者表示从不运动。(见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调查的背景大约正是冲着前不久的一则关于体育的新闻而来。在今年例行的秋季运动会上,全国不少高校及中小学校,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长跑等体力消耗较大的项目都已不见踪影。这一消息不仅再次引发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体育之功用的思考。

 

体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锦标和极限?是更高更快更强的技能展示?是民族精神之类的载体?也许都不错。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这是古代士子从钻研经学开始,到后来可发展至于连人都同化在其中的一种境界。那么体育呢?我以为坚持习练某个科学的项目,也可能达致人与项目同步升华的境界。体育就是对人的化育和塑造。

 

这种境界也是一种体育的传奇。比如国内一些著名的专业运动员,很小就专下来练某个项目,没有经历寻常人十年苦读的路径。但是退役后,大多可以搭上大学教育的班车,只要稍加投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不是什么问题。更有甚者,不只在学习可以追上来,而且在人生、人品的修炼上,也与某些饱学之士实现了殊途同归。所以我相信体育带给人的不仅是运动技巧、四肢发达,同样也有人格的完善、人性的修炼。

 

也许这就是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十分注重体育人生的缘故吧。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硕士研究生徐超说,体育运动是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新浪名博、旅居美国的学者薛涌微博中也经常晒自己的体育人生,比如年过半百教学科研任务很重的他半程马拉松跑进一个半小时以内。他的微博还更多的宣传了美国各界成功人士如将军、教授等的体育人生。比如,因婚外情辞职的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的身体素质:近六旬的他2英里(3200米)10分以内,万米大概37分多,俯卧撑87个等等。

 

反观我国,除了举国体制中参与竞技体育的专业人士之外,大部分人似乎只是体育运动的看客,就连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中年人与中小学生,都借口没时间没场地没条件,而成为了最缺乏运动的三大群体。这与我们的学校纷纷取消长跑一样,实在是一大咄咄怪事。我有点担心某天我们沦为“新东亚病夫”了。

 

客观条件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是体育运动被人坚持,体育文化被人信仰。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体育人生。体育不只是身强体健的人的专利,简单易行老少强弱咸宜的体育项目其实也不少,这方面我们的东方传统体育项目,也为体育文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次,社会对于体育也必须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的一些单位,福利水平在逐年提高,甚至于一些单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高管小众玩儿高尔夫之类常常受人诟病。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许多单位并不缺乏经费和条件,缺乏的只是对体育文化的正确认识。假定我们的相关单位,对员工体育运动倡导之、推动之、激励之、褒奖之、呵护之,体育精神一定会更加深入人心。

1121长江商报长江评论:http://news.cnxianzai.com/2012/11/452483.html

1121现代金报金评天下:http://dzb.jinbaonet.com/html/2012-11/21/content_232295.htm?div=-1

 

  最后修改于 2012-11-21 09:12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传媒博客群录用:http://blog.sohu.com/news/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