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0个月
访问:?
文章:1402篇

个人描述

姓名:严辉文曾用笔名掀髯一笑、采桑子等 职业:城市农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年龄:老大不小 位置:武汉之郊 个性介绍: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选稿约稿请垂询:yanhuiwen100@126.com QQ542183561

请捡拾“千万别报体”中的珍珠

2014-06-30 07:59 阅读(?)评论(0)

请捡拾“千万别报体”中的珍珠


严辉文



 

高考成绩出来后,一年一度的报高考志愿又要开始了,微博上日前却有无数个千万别报xx专业的举牌图热传。在微博中这些“前辈们”集合了各种坑爹专业,大有带新人们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希望他们远离苦海之意。千万别报某专业,其中的一些理由则堪称奇葩:因为难就业,因为世界太逗比,因为没女生,因为被鄙视……(见628日新华网)

 

伴随着“上学四年,冷暖自知,前辈只能帮你到这儿了”之类的良心贴,“千万别报体”也开始流行:千万别报_______,因为_______。这样的流行范式,非常符合网络传播的欢乐跟风特征,“千万别报体”真真假假,有的真心是经验教训的总结,有的则带有戏谑、恶搞和寻开心的成分。

 

从总体上看,“千万别报体”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少专业的确存在着专业对口、就业前景、学术前途等方面的症结性问题,以至于让那些所谓的“前辈们”深感交了那么多学费、浪费了4年的光阴,性价比太低,也太不值得。二是跟风吐槽。比如一些人说别报某专业的原因是世界太逗比,之专业没女生,工作没有假、上了班会暴肥、宅男太多等等。三是因人而异而非针对专业的。专业其实是好专业,但不一定适合个人发展;或者专业是不错的专业,但是对某类刚出校门的学子来说,恐怕远远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学术准备。

 

正因如此,对于“前辈们”的所谓“千万别报体”,学子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不能轻易被恶搞吐槽之类所误导。比如江苏省理科第一名吴呈杰,就对北大新闻专业很感兴趣,但是几乎所有采访他的记者都不建议他考新闻,这条消息已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不乏网友戏称这些记者为“业界良心”。吴呈杰怀抱新闻理想,各路记者劝阻后亦不改其志,难能可贵。此子虽有大志,但是对于一些前辈的建议,也要认真听取。比如有资深新闻人就说,最好本科学一个理工科专业,研究生阶段再学新闻。还有人建议即便读新闻专业,也不能只读新闻教科书,还应该博览群书,比如多读法理、政治学、历史、金融、科普等课外书,将来吃新闻饭才能更有成就。诸如此类的建议,皆是隐藏在“千万别报体”中的珍珠,莘莘学子们不可不察。

 

“千万别报体”不只是学子就业风向标,还应该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参照物。与千万别报我们专业相比,网络上甚至于还出现了千万别报某些学校之的吁请。这大约也让一些学校和专业足够尴尬。而相当部分的“前辈们”甚至于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式等方面给学校和专业指谬。比如有网友发微博称:“整理新闻评论老师的课件,真的觉得深深地被坑了,长篇大段的堆积毫无条理性,我就不说了,错别字一抓一把,不通顺,更可恨的是新闻述评的写作方法竟然能和广播评论的一字不差……”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这样的专业,算不算坑爹呢?我们的高校又要不要从中悟出些什么呢?


0630楚天都市报楚天评论: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40630/ctdsb2379554.html

0630北京晨报晨思: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4-06/30/content_296331.htm

  最后修改于 2014-06-30 10:25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list/xingkong/c161092.shtml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